戏剧网>秦腔>
作者:陈建漪 2012-06-11 14:42

 起初对《秦腔》感兴趣,一则仰慕贾平凹的盛名,二则由于茅盾文学奖的效应。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众人眼里的另类。《秦腔》中"我"是个"疯子",他不同于常人,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秦腔》以"我"(即"疯子"引生)的视角描绘了清风街的"全景图",有风俗民情、有世事沧桑、更有人生命运之起伏。书中塑造的男女老少各色小人物,无不性格鲜明,几乎每一个都可以在社会里找到原型。小人物的悲欢、他们的生活片段都显得那么真实。清风街的风云变迁,难道不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读罢《秦腔》,一声叹息。小说的结局是很悲哀的,清风街的"贤人"夏天智在满怀忧患中去世了,跟他一样捍卫者乡村传统文化的夏天义也遭遇天灾,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的离去,带走了乡村的某种珍贵的信仰。我的叹息不仅为清风街,也为我的家乡。小时候在农村,很喜欢那些节日:元宵啊、除夕啊、冬至啊、端午啊,还有那一年一度的社戏。每逢节日,都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乡村的节日气氛,热闹隆重而又庄严神秘,远非城市可比。而固守着这种文化的,正是那些虔诚的老人们。

    可是岁月不饶人,当年的小孩已经成人,时过境迁,节日气氛渐渐平淡,唯有家人相聚的亲情依旧温馨如昔。坦白的说,《秦腔》不是我喜欢的小说类型。它的语言风格,感觉过于"粗俗",说它粗话连篇并不为过。而且他看到的一些人一些事确也龌龊,粗俗的描述反而更贴近事实,这样的语言风格才吻合主人公的性格。除了语言风格过于粗俗,故事情节的铺排也有点紊乱,不够引人入胜。我想这也是跟第一人称的写法有关吧,因为引生是个疯子,他发疯时思维就不太清楚,他的讲述显得"紊乱"也就不足为怪了。

    掩书而思,《秦腔》中乡干部强行收缴农业税费而引发的群众冲击政府事件,让我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恨不能跳进书中,冲在人群最前面,砸了那些暴吏的腿脚。看来我是有严重的暴力倾向的,这种暴力倾向源自对公平正义的维护。农民自古以来是中国社会中最吃苦耐劳忍气吞声的阶层,逆来顺受,默默煎熬,只有在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一改柔弱性格奋起反抗。而“我”于白雪情真意切始终如一的单恋。为之感怀,源自对真挚情感的同情和祝福。爱情是人类最美的情感之一。小说末尾,白雪一改以往闪躲的表情,“微笑着看着‘我’”,多少留下了些许默默温情.

    小说以《秦腔》为名,将秦腔贯穿始终,在我看来是与小说的主旨紧密关联的。秦腔,即农村,即土地。秦腔越来越没人听,剧团倒闭,本雄纠纠气昂昂的秦腔演员摆起了小摊,甚至走街串巷干起了吹鼓手,在丧礼上表现得比孝子贤孙还要卖力。农村越来越没人愿意待,土地越来越没人愿意种,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田大面积荒芜。秦腔的式微与农村的困境,都因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而起。淳朴变得油滑,踏实变得浮躁。太过于沉重了,说点其他的吧。贾平凹在小说叙述中用了很多怪诞手法,比如“我”能看见每个人头顶的火焰,“我”能与“我”面对面地站在一起,“我”让老鼠去白雪家它便去了,等等。比较符合“我”疯子的精神状态,也贴合了农村人崇神信鬼的心理习惯,颇有些传奇色彩。

戏剧网微信公众号
加微信号:xijucn-com(扫描二维码)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
热点文章
大型现代秦腔《湟水河畔》亮相古城西安
《秦腔优秀剧目曲谱选》(上下卷)正式出版发行
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5月12日参赛选手风采展示
最新资讯
大型现代秦腔《湟水河畔》亮相古城西安  21-05-24
《秦腔优秀剧目曲谱选》(上下卷)正式出版发行  21-05-17
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5月12日参赛选手风采展示  21-05-12
新型秦腔艺术团体易俗社来天水广播电视台考察交流  21-05-11
秦腔现代戏《逐梦桃花源》在西安成功首演  21-05-10
“五一”节,唱支山歌给党听!商洛市宣传文艺人才服务团举办戏曲  21-05-08
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  21-05-04
青春登场 经典亮相——大型秦腔神话剧《西游记之唐僧收四徒》即  21-04-27
著名秦腔表导演艺术家姚峰先生逝世  21-04-25
大型秦腔现代戏《赵梦桃》在咸阳首演  21-04-22
排行榜
陕甘宁秦腔名家名段演唱会  10-07-23
走近秦腔美女小生杨升娟  09-03-26
陕西秦腔《张良卖布》  12-10-07
秦腔《八件衣》剧本  11-09-28
秦腔曲牌  08-03-11
李小锋版《花亭相会》堪称秦腔绝唱  12-07-03
秦腔宝典《下河东.赶驾》  09-02-24
秦腔名旦张宁  10-11-13
西安秦腔剧院2012新年秦腔演唱会  12-01-01
《辕门斩子》唱词  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