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重点项目——省评剧艺术中心大型传统评剧《花为媒》经典重现,陪您温暖过新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2年元旦,省评剧艺术中心全体演职人员祝您新年快乐,健康平安,阖家幸福!
走进新年,走进蓬勃的希望……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心隆重举行了评韵流芳 “新”火相传——新(凤霞)派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向阳收徒仪式,并为您奉上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重点项目——大型传统评剧《花为媒》,陪您在家看大戏,陪您温暖过新年!
以花为媒续“新”火,新派冰城结硕果
新凤霞先生是评剧“新派”艺术的创始人,代表剧目主要有:《花为媒》《刘巧儿》《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乾坤带》等。作为流传广泛的评剧流派之一,新派弟子传人众多,王向阳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
王向阳,国家一级演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扎根龙江做奉献优秀艺术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剧的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拜在评剧大师新凤霞门下,成为新凤霞的关门弟子。王向阳出生于评剧世家,自从事艺术工作以来,先后领衔主演了《花为媒》《白蛇传》《无双传》《乾坤带》《明月照人来》《半江清澈半江红》《风雪夜归人》《风起同仁堂》《千里沃野》等多部剧目,形成了高亢隽永、清丽多姿、抒情流畅的演唱风格,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是当今评剧舞台“新派”领军人物之一。多年来,王向阳在潜心艺术创作的同时,把评剧传承、培育新人作为己任,倾心教育,注重示范,极力推动评剧进校园、进乡村,培养了大批专业演员和戏迷票友,为评剧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剧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需要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中心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几年来通过引进来、送出去、推剧目、抓传承等举措为青年演员搭建提升自我的平台,形成了选才与寻师并重、教学与演出并举的生动局面。近日,中心四位优秀青年演员宋爽、戴利利、郭丹丹、陈冰心正式拜在王向阳老师门下学习“新派”艺术,这正是中心流派传承有序推进的生动体现。评剧艺术正是在一代又一代前辈艺术家的不懈传承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今后,王向阳师徒将携手共进,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成为一生的良师益友,为传承发展评剧新派艺术作出更大的贡献。
评剧《花为媒》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代表剧目,也是中国评剧史上的经典剧目。该剧最初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编为舞台剧,后由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1963年拍摄为戏曲电影,由方荧执导,吴祖光编剧,新凤霞、李忆兰、赵丽蓉、张德福等主演。全剧贯以流畅优美的唱腔音乐,不仅主角的唱腔精彩,连配角的唱腔也设计得极为贴切,令人佩服。“报花名”“菱花自叹”“洞房”等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戏剧片段,其中“春季里风吹万物生”“慢闪秋波”“玫瑰花开颜色鲜”“张五可用目瞅”“李月娥遮衫袖用目打量”等唱段至今都百听不厌,被戏迷朋友广为传唱。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黑龙江评剧”的传承和保护单位,此次复排的《花为媒》,是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重点项目,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关门弟子、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向阳担纲导演。中心为了积极推进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引领更多年轻演职人员投入到评剧艺术精品剧目的创作和演绎中去,本次复排以青年演员挑大梁,推出三组年轻化全新演出阵容,为传统剧目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一定会让您眼前一亮!
今天将由戴利利、郭丹丹等中心优秀青年演员为大家带来的演出,欢迎您点击视频观看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