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风雨征程。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七十载守正创新。从渤海区党委文工团的文艺多面手成长为吕剧艺术大师,并创立了声腔界独树一帜的林派,2021年,林建华从艺七十周年。
今天的故事,便是在党的领导下,新文艺工作者林建华和她的继承人们践行初心使命,让林派艺术发扬光大、为吕剧事业贡献力量的文艺史诗。
林建华,吕剧艺术泰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31年出生,1946年投身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开始登台演出吕剧,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吕剧事业的新文艺工作者之一。
她是吕剧林(建华)派的创始人,以戏路宽广、唱功卓著而闻名于世。扮演的行当不同、年龄各异的女性角色,均能够性格鲜明、贴近人物;她的嗓音清亮脆美、甜润柔和,行腔委婉流畅,韵味醇厚隽永。代表剧目有《井台会》《小姑贤》《庵堂认母》《鸿雁传书》《三拉房》《搬窑》《红嫂》等。其“唱何人、肖何人”的艺术,在群众中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被广大吕剧女演员争相学习。
从艺70年来,她坚持活跃在吕剧学习、实践、研究、教学战线上,长期不计得失为青年人才培养默默奉献,年过九旬仍跬步不休。事迹被收入《中华创业功臣大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作品荣登中国剧协《百部中国经典戏曲作品》。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1年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林派是林建华创立的吕剧旦角流派。林建华15岁参加革命,最初在军区宣传队、文工团担任演员、演奏员,专听党的话、当好文艺兵,兼唱歌、跳舞、伴奏等多项任务于一身的军旅生涯炼就了她积极向上、博学广取的文艺精神。19岁改学吕剧、20岁登台演出,她勤学苦练,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很快成为“大角儿”。
作为第一批从事吕剧事业的新文艺工作者、艺术成就最高的吕剧旦角演员之一,林建华与她所创立的林派艺术本可以扶摇直上,但却毅然选择了脚踏实地、扎根人民,无怨无悔地在基层开花结果,为文艺繁荣默默奉献。
王淑芝,吕剧名家,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外聘专家,1967年出生,1979年从艺,2001年拜在吕剧泰斗林建华门下,是目前活跃在吕剧舞台上的优秀艺术家之一。
她戏路宽广,表演风格质朴自然、大方沉稳,在充分学习林派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唱腔愈显浑厚大气,特别是对老旦行当的创腔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她的演唱融情于声、情真意切,抑扬顿挫、收放自如,细腻婉转、润腔丰富,除继承先生行腔委婉流畅、韵味醇厚隽永等特点之外,还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了时代性的创新,是吕剧林(建华)派第二代传人中的佼佼者。
她是观众眼中的多栖演员,是青年新秀们的良师益友。从艺40多年来,在艺术理论、演唱技巧、舞台实践、收徒传艺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不仅传承了《井台会》《喝面叶》《小姑贤》等林派经典剧目,还用林派唱腔演绎了《狸猫换太子》《菱花镜》《过年》《回家》《邵本道》等一批新编剧目,在花旦、闺门旦、青衣、老旦等行当均有代表作品。曾获得中国戏曲红梅大赛金奖榜首。组织建立起学唱经典、传承佳作的吕剧林派艺术传习所,为林派发展和吕剧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腔圆润华丽、玲珑剔透,学林者甚多,但以徒之名承林艺者甚少,王淑芝是其中佼佼者。她结合自身条件继承林派,舞台创作演出弘扬林派,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传承林派。她建立的林派艺术传习所,以老师与助教相结合、课堂与作业相检验的形式,达到了真教、真学、真实践,是吕剧云课堂的经典成功案例。
目前,林派再传弟子皆出自王淑芝门下。单翠那、冯梅、何瑞雪先后拜其为师。2021年9月,吕剧林派艺术传承系列活动在日照市举办。期间,林派再传弟子演唱会、王淑芝收徒仪式将举行,金燕、荣振平、齐学飞、张梦娟、王洁等5位英才正式拜师。
林下清音七十载,芝兰淑韵再启程。春风已至、号角吹响,艺术传承弘扬、吕剧发展振兴,还看今朝。
庆祝建党百年林建华先生从艺七十周年
林下清音 芝兰淑韵
林派艺术传承系列活动
9月11日林派再传弟子名段演唱会
9月12日林派传人王淑芝收徒仪式
中国·日照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