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喜爱 勇于创新
孟广禄并不是出身梨园世家,但他说他打小就喜爱唱,后来他考入了中国戏曲学校,从师孙盛文、王泉奎、张洪祥学铜锤花脸,打下坚实基础。1981年毕业后,孟广禄入天津市戏曲学校进修班,1984年转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在此期间又得李荣威、夏韵龙的教益,1987年拜钳韵宏为师,并得方荣翔喜爱,收为入室弟子,后又向李长春学艺,技艺大进。
这次来石带来的《秦香莲》是有名的“包公戏”,唱工繁重,戏里孟广禄还有所创新,对于经典唱段的“再加工”他有自己的看法:“虽然是创新,但也是在尊重艺术发展的前提下,按照老艺术家的创作,重新编排节奏。另外,演员首先还要服务于观众,对我们本身来讲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上,研究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感觉,要对观众胃口,但不能脱离京剧的方向。”
京剧没有不景气
提起戏曲,人们都感慨她的日益衰落,作为国粹京剧也未能幸免,但在孟广禄眼里:“京剧从来就没有不景气,我从唱京剧那天就很忙,我没有感觉到京剧不景气,演出京剧的人很多,而且好多观众也喜爱我,我非常感谢他们,我也借着晚报感谢他们对京剧事业的支持,对我的抬爱,我会很努力去做,排练更多、更好的剧目献给广大观众。”随着自己事业的发展,孟广禄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而他现在又主动担负起了提携新人的重担,“京剧的发展不是每个人,是京剧事业,只要有条件的人都应该得到提拔。我们也是以前的老艺术家提拔起来的。”
石家庄是京剧的码头
孟广禄成名很早,1994年就被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他曾先后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梅兰芳金奖、文华表演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全国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荣誉奖等。孟广禄每年都要来石家庄演出,与石家庄市京剧团有过多次合作的他,对石家庄有着深厚的感情:“石家庄可以说是京剧的码头,与这里的同行合作可以互相学习。石家庄的戏迷多,老艺术家也很多,我们不敢怠慢一点。河北的戏迷非常懂戏,也非常爱护戏曲,越是这种关爱,越是要求我们把戏唱好。”虽然《秦香莲》已经被孟广禄演过无数次,但他还是提前两天来到省会,在剧场与演员对唱、走台,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