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晚,由上海宝山沪剧团和上海艺动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上海方言舞台剧《雷雨》在中国大戏院圆满完成首轮演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高韵斐,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夏煜静,宝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宝国,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顾坚核,市文旅局艺术处处长萧烨樱,宝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一川等领导嘉宾与现场700余名观众共同观看本场演出。
作为演艺大世界2022年的开年大戏,自上海方言舞台剧《雷雨》进入创排阶段后,就受到了各方面专家、媒体的高度重视,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冠以“破圈”“跨界”“引流”等字眼撰文报道。跨界挑战演出话剧对于宝山沪剧团是前所未有的课题,但6场演出看到现场观众的热情反应,都让剧组上下坚定相信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从“未演先热”到“一票难求”,首轮演出的出票率均超过8成,其中尤以位置较好的高价票最抢手,这是过去沪剧演出时所不能想象的。观众群也从之前的“白茫茫一片”变为了主要由中青年观众构成,且不乏小朋友的身影。对沪语有兴趣的新观众成为了主流,有观众还呼吁增开亲子场,他们希望以观剧《雷雨》为教材,让孩子多学习沪语。首轮演出6场,取得70余万元票房佳绩,也提早敲定该剧于3月5日至6日在中国大戏院再度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首演成功后,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于次日黄金时段播出名为《沪剧团为何“跨界”演话剧?》的新闻透视专题片,进一步扩大了该剧的影响力和热度。
沪语是海派文化的切口,沪剧要振兴,培养沪语的群众基础是关键,这也是我们宝山沪剧团“破圈”排演上海方言话剧的初衷。希望通过上海方言舞台剧《雷雨》的热度,从夯实沪语土壤这个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通过上海方言的流行给地方剧种带来新的引流,进一步打响“海派文化”品牌。并将该剧带到长三角地区,能够成为更多观众学习沪语,了解上海文化的一个窗口!
上海市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原为宝山沪剧团,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沪剧“杨派”创始人杨飞飞领衔的勤艺沪剧团。
七十年多来,宝山沪剧团历经艰难,不断发展,创作了《为奴隶的母亲》、《茶花女》、《红叶魂》等一大批优秀剧目。2012年,大型原创沪剧《挑山女人》上演后获得专家学者和观众的热烈反响,荣获包括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22个国家级奖项,成为沪剧有史以来在全国获奖最多的一个优秀剧目,该剧搬上银幕后,沪剧电影《挑山女人》荣获了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第十四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年度最佳戏曲电影”以及第二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等重大奖项。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华雯是宝山沪剧团新一代领头人,华雯从艺近四十年,坚守阵地,默默耕耘。曾荣获“文华表演奖”、二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荣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上海十大感动人物、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上海市三八红旗标兵等诸多奖项与荣誉。她始终以“艺术至上,戏比天大”的宗旨治团,引领着全团人员向更高的艺术高峰攀登。
上海市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将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优质的剧目讴歌人民,服务人民,为新时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挑起艺术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