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英打雁》里的穆桂英英姿飒爽,《拦马》里的焦光普、杨八姐武功高超,《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唱得人眼泛泪光,《拷红》里机智俏皮的红娘又不免让人会心一笑……重庆川剧艺术中心里,七位优秀青年演员带来的六个各具特色的折子戏陪伴观众度过了难忘一夜。
对于广大山城戏迷来说,这台川剧演出可谓特别。是演出,也是比赛,更是一台完全属于年轻人的比赛。作为重庆市川剧院首届“明日之星”优秀青年演员选拔赛的第一场,舞台完全交给了年轻的川剧人来主宰,罗晓薇、唐纬、白孟迪、杨鑫灵、严芷怡、康耀元、杨钲,七位演员皆是90后、00后,最年轻者仅16岁,如此青春阵容带来的公演,在重庆川剧院并不多见。
虽然年轻,演员们的舞台呈现却都可圈可点。《桂英打雁》《拦马》《三娘教子》《打金砖》《拷红》《问病》,六个传统折子戏代表着川剧艺术的不同声腔、不同行当,在熊伟、黄荣华、胡瑜斌、铁梅、孙勇波等川剧艺术家的悉心传授下,青年演员们习得作品精华,内化于心,再外化于形,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守正的同时,也为传统戏赋予了更多青春的气息,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一台选拔赛性质的演出,每位演员结束剧目展示之后的戏曲知识问答环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重庆市川剧院顾问曾祥明老先生应邀担纲主考官向演员提问。戏曲中对太阳、月亮的别称是什么?古代衙门中的三堂都是啥?武丑是武生还是丑角来演?演员答完,考官点评,一个个文史典故在曾祥明的连珠妙语中娓娓道来,厚重的传统文化也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首届‘明日之星’选拔赛是在建院七十年的大背景下策划实施的。”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三度梅”沈铁梅坐镇评委席正中央,青年演员的表现不时让她颔首微笑,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她高兴地说,“七十年来,重川以‘出人出戏出精品’为原则,坚持将川剧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传帮带’,注重川剧人才的‘阶梯式’培养。这次比赛是对传承效果的检验和展示,也是重川几十年来第一次进行的院内公开选拔,希望通过让年轻人在这一方擂台自我展示、自我提高,以此产生良好的内部竞争机制,更好地锻炼人才队伍。”
据了解,本次选拔赛共计21位选手将陆续登台,其中80后占3席,90后占8席,00后占10席。按照比赛流程,在29日晚的第一场之后,30日还将进行第二场和第三场。同时,广大戏迷还可以在赛场之外进行网络投票,选出“最佳人气演员”。市川剧院表示,按照表演和问答两个环节得分相加的最终排名,将对涌现出来的青年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川剧艺术的传承关键还在年轻人身上,他们的担子很重,路还很长。”沈铁梅说。